原标题:拥有这种思维的人,能看见未来!丨21读书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选择将钱和时间花在投资自己长期收益上还是选择花在短期回报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
一个人要想做出对未来发展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把比较的东西拿出来对比。经济学教给大家的便是,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21读书
来源丨本文内容综合选自《迷人的经济学》
编辑丨黎雨桐;实习生思纯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网络等
当一个人具备经济学思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时,能够客观地评价周围地事物,将自己的利益和情绪从中剥离出来。
题记
01
2020年,湖南的一对学霸双胞胎火了。
2020年高考放榜,湖南慈利县双胞胎兄弟赵稞和赵棣,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被清华、北大录取。
带着“清北”“双胞胎学霸”“出身寒门”等关键词,两兄弟的热度久居不下。
而赵稞、赵棣两兄弟的自立自强,很大程度上来自父亲赵忠其的影响。今年58岁的赵忠其只有初中毕业,却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为了负担兄弟俩的高中学费,赵忠其来到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基建工程施工队当上了搬运工人,他曾经一天背过43包水泥,比普通工人超出足足一倍。
他说,山里的孩子只有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花再多的钱,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在黑龙江克山县一个农民之家,姐姐李双和弟弟李可心在今年双双考入哈工大。
李家家境同样贫寒,但李家父母坚信只有供养孩子们上学,才能让后代摆脱自己操劳沉重的命运,所以就拖着病体干活,也要让俩孩子好好学。
身体不好,他们没法出去打工,就在家里养牛,把一茬又一茬的牛犊,换成开学前的一叠叠学费和生活费。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但凡明智的人,都能算清投资教育的成本和收获。
02
“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édéric Bastiat)在184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中描述过。
(巴斯夏,1801—1850)
现在,机会成本则被认为是指你耗费了一些资源(包括时间和金钱)做这件事,而放弃了本可以用这些资源做的其他事带来的收益。
我们要警惕的“寒门思维”就是一种看不到机会成本的思维。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短期的回报,这些孩子早早地放弃受教育的权力,早早地开始一眼看得到尽头的人生。
选择将钱和时间花在投资自己长期收益上还是选择花在短期回报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教育这样的投资,是在为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做准备,缺乏成本思维的人看不到未来。
不止教育,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选择,大到投资就业,小到看一场电影吃一顿午餐,都离不开成本思维。
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我们对成本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可以说对经济学了解了一半。
为什么说经济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经济学思维不是大家误解的西装皮鞋公文包的商界人士才应该具备,而是我们每一个理性的人,都能像呼吸、走路、游泳和骑车那样,自然而然地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对世界做出反应。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给学生们讲授《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时说:“我们要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不难,因为它的原理都很简单,经济学的难,难在应用上。
《奇葩说》导师、经济学家薛兆丰这样说:
“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在讲经济学理论时都没问题,而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损,整个思路就会发生改变。可见,这些人没有养成稳定的经济学思维品质。”
当一个人具备经济学思维,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时,能够客观地评价周围地事物,将自己的利益和情绪从中剥离出来。
一个人要想做出对未来发展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把比较的东西拿出来去对比。经济学要教给大家的是,在比较的时候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也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巴斯夏在他的《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一文中提出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一个顽童打碎了某店主的玻璃,那么店主就必须去购买新的玻璃,这样玻璃店、玻璃生产厂家以及安装工人等许多人都会从中获利,经济就能得到发展。
巴斯夏认为,这个理论是一个糟糕经济学家的理论,是因为它只看到了看得见的部分。
实际上,看不见的部分是,如果店主没有支付维修玻璃的费用,那么他本来可能把这些钱用于购买别的商品或服务,这样也能促进经济增长。
前者其实是在进行破坏,破坏并不有利于经济增长;
而后者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因为没有破坏,只有发展。
巴斯夏写道:“天啊!如果暴力可以促进生产,那么我们法国现在该有多么富裕啊。”
03
对于看不见的影响,我们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很多人厌恶中间商,认为中间商的存在抬高了交易价格。这种看法,其实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只盯着货币成本,没有看到全部成本。
如果我们不经过中间商,直接跟商品供应商打交道,比如想吃肉要去屠宰场里买,想吃土豆要去农户那儿买,我们付出的成本会高得不可想象。
甚至我们认为应该受法律制裁的黄牛们,其实也可以为社会减少无谓的损失。
掌握了价格理论之后我们就能明白,黄牛党不是能随便涨价的,之所以出现黄牛党,是因为这种商品稀缺并且价格还不够高,人们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也就是排队,而排队会带来无谓的损失。
人们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追求损失的最小化,会请一些时间成本较低的人代他们排队,因此黄牛党其实是替社会减少无谓损失做了贡献。
面对新冠病毒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无知的人说它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发展机会;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多人抱怨劳工的工作利益被挤走,否定科技带来的进步;
房价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声讨政府不去限制房价;
互联网每天为我们带来巨量的信息,同时也带来无边的焦虑。
房价攀升、就业紧张、贫富差距愈发拉大、疫情下的经济困境等等,每天都在挑动成年人的神经。网络上的丧文化无边蔓延,人们在媒体引爆的话题下谩骂、扯皮,浮躁无比。
这时候掌握最基础的经济学思维就仿佛是拥有一盏探照灯,能帮人们探索本质,摆脱无知。在面对纷繁世事的时候,依旧做到心明眼亮。
那么问题来了:一提到经济学,很多人能联想到就在课堂上被复杂的数学模型、公式支配的恐惧。
与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真实应用的经济学思维如何来学?
真实、迷人的经济学是存在的,那就是经济学中的主线思想和原理,即主线经济学。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五本书,就是这样一套鲜活、迷人的经济学读物。它是一种真实的经济学,基本上都是用浅显的文字表达的经济学。
其作者都是公认的历代经济学大师,既有经济学界的始祖性人物,也包括了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书中所揭示经济学的价值、事实与逻辑的丰富性和真实性,是教科书经济学完全无法比拟的。这五本书是数代经济学大师留给普罗大众的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作品。
这套书的五部著作,均采取中英文双语方式呈现,西方经济学大师的传世作品,中英对照阅读十分必要,不同文字的蕴含和指向能启发我们不同的思绪。五部著作均由新生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者谌紫灵翻译,文字自然、流畅而不失严谨,时常还流露出一股十八九世纪的老腔调,非常迷人。
它是专门为普罗大众准备的,没有深奥的术语和大篇幅的数学推导。然而展现的却是经济学发展史上著名经济学家重要且有趣的一系列传世之作,除了包含一些耳熟能详的篇目外,也涵盖了一些此前从未在中国面世的作品。
正如作家余世存所说:“这套书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不仅为市场正名,而且开启心智,让我们更加积极地肯定自己。
赠书福利
《迷人的经济学》是一系列“经济学册子”,该系列图书主要从经济学发展史上那些著名经济学家的重要且有趣的话题中精选出一些传世之作,并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些小册子的标题新颖,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更是社会上永恒的经典话题。这一系列“经济学册子”除了包含一些耳熟能详的篇目外,也涵括了一些此前从未在中国面世的译作。
《迷人的经济学》
作者:[荷]曼德维尔、[法]巴斯夏、[美]弗里德曼、[美]施蒂格勒、[美]里德、[英]哈耶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