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12月3日)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性别男出生Pierre de Frédy1863年1月1日 法蘭西帝國巴黎逝世1937年9月2日(1937歲—09—02)(74歲) 瑞士日內瓦国籍 法國教育程度私塾职业企業家活跃时期19世紀亲属父 夏尔·德·顾拜旦
经历
贵族国际奥委会秘书长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
代表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
签名
獎牌紀錄
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比赛
1912年夏季奥运会
文学
顾拜旦男爵皮埃尔·德·弗雷迪(法語: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1937年9月2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二任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奥林匹克五环、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
生平[编辑]
顾拜旦男爵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在家中排行第四,父亲夏尔·德·弗雷迪(Charles Louis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是一名画家[1][2],其自幼起即熱愛击剑、赛艇、骑马、拳击等運動。
从1875年开始,一直到1881年,考古学家在希腊连续发掘出古代奥运会的文物遗址,这引起了顾拜旦的兴趣和关注。在1890年,他终于有机会访问希腊的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他认为宏扬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可以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
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首次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1894年在巴黎举办了国际体育会议,决定在希腊创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并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希腊文学家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而顾拜旦则担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
顾拜旦在1896年至1925年期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達29年,為歷任主席之最。
顾拜旦参与组织了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24年夏季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参考文献[编辑]
^ Hill, p. 5
^ Ancestry of Pierre de Coubertin. Roglo.eu. [201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Hill, Christopher R. Olympic Politic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D. 1996 [2016-05-02]. ISBN 0-7190-44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3).
MacAloon, John J. This Great Symbol: Pierre de Couberti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ISBN 0-226-50000-4.
Young, David C. The Modern Olympics, A Struggle for Revival.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8018-5374-5.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语录上的皮埃尔·德·顾拜旦语录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皮埃尔·德·顾拜旦
The International Pierre De Coubertin Committee (CIPC) – Lausanne
Coubertin reader of Flaubert
The Wenlock Olympian Society
Discourse of Pierre de Coubertin at Sorbonne announcing the restoring of the Olympic games(法文)
查论编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维凯拉斯(1894–1896) → 顾拜旦(1896–1925) → 拉图尔(1925–1942) → 埃德斯特隆(1942–1952) → 布伦戴奇(1952–1972) → 基拉宁(1972–1980) → 萨马兰奇(1980–2001) → 罗格(2001–2013) → 巴赫(2013–2025) → 考文垂(2025–)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挪威
西班牙
法国
2
BnF data
2
加泰罗尼亚
德国
意大利
2
以色列
比利时
美国
瑞典
拉脱维亚
日本
捷克
澳大利亚
希腊
克罗地亚
荷兰
波兰
葡萄牙
学术
CiNii
艺术家
荷蘭藝術史研究所
人物
德意志传记
Trove
其他
CONOR
瑞士历史词典
RISM
SNAC
IdRef